今天要分享的是交易中的買進時機,到底怎麼買,勝算會比較高?是突破買進還是拉回買進,哪個買點比較有優勢?這支影片我會透過實際行情來做說明,帶你了解兩者的差別與適用時機。
最近的行情波動很大,單日震盪幅度經常超過三、四百點,很多人看到行情上漲時進場做多,當下方向對了,但如果沒出場,往往會遇到大幅拉回。像這種回檔動輒三百點以上,對大多數人來說,是很難承受的。通常我們不會把停損設這麼大,因此在劇烈拉回時,很容易被掃出場。而常見的情況就是剛停損完,行情又開始往上,讓人感到兩難——不停損怕賠更多,停損又常常停在低點。
這樣的困境,往往是因為進場點不理想,相比之下,我認為拉回買進是更好的做法。如果能在相對低點,也就是被掃停損的位置附近進場,反而有更高的勝算。如果你也想知道如何買在相對低檔,那就一定要把今天的影片看完!
買點01:運用均線判斷最佳買點與出場時機
首先,我們來講述如何找到最佳的買點,並且耐心等待這個買點來進行操作。最主要的方式是透過均線來判斷行情的走向,並且將均線作為出場的依據。透過觀察均線的變化,我們能夠掌握市場的趨勢,找到合適的進場時機,並且在適當的時候依照均線的訊號進行出場,從而達到理想的交易結果。
01-1. 運用均線分析大盤走勢與交易策略
首先,我們來看Wismart的看盤畫面,畫面分為三個主要區塊。左邊是主要的交易視窗,預設顯示期貨走勢圖,右下角則顯示大盤的日K圖,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大盤的整體走向,進而判斷市場是處於上漲還是下跌的趨勢。
大盤的走勢對於交易策略非常關鍵,觀察日K圖能夠提供我們大方向的資訊。日K圖中的五日均線是關鍵指標,圖中的紅色線為五日均線。當價格位於五日均線之上,通常代表市場有上漲的機會;相反地,當價格位於五日均線之下,則可能出現下跌。五日均線與K線的關係對於判斷市場走勢至關重要,這也是決定進場與出場時機的依據。
在交易時,我們首先觀察K線與價格的關係。若價格位於五日均線之上,市場通常有上漲潛力;若價格位於五日均線之下,則市場面臨下跌風險。這是基本的概念,幫助我們判斷市場走向,進而決定進場與出場時機。
進行交易時,我會先看長線,再轉向短線來判斷。例如,放置兩條均線,5MA與20MA,首先觀察5MA的走勢。如果價格位於5MA之下,市場偏弱;反之,若價格位於5MA之上,則市場較強。如果行情崩盤,價格會跌破5MA,此時表示市場情況較為弱勢。因此,了解大盤走勢的強弱是關鍵,不論期貨、選擇權或是股票交易,都應該先判斷大盤的走勢,進而決定整體的交易策略。
01-2. 善用五日均線掌握短線進出時機
接下來,我們來看短線期貨的分K圖,這是 WINSMART 的看盤畫面。在前面提到五日均線的重要性,因此我特別將五日均線加在分K圖上,幫助觀察短線的走勢。為什麼這樣做呢?因為在日K圖中,只要價格沿著五日均線往上爬,行情通常就會持續上漲;相反地,若價格沿著五日均線往下走,市場就轉為偏弱。
所以做短線交易時,必須清楚地知道現在的價格是位在五日均線之上還是之下,這能幫助判斷行情的強弱。五日均線加在分K圖上非常有用,舉例來說,當你在突破時追高,但行情隨後拉回,很可能就是回撤到五日均線的位置。像這樣的拉回,在近期波動較大的情況下,幅度隨便就是兩三百點,追高後往往會被洗出場,即使之後行情創高,你也已經停損了。
相較之下,若等到價格拉回接近五日均線再進場,不但位置更好,也能減少被洗出場的機會。這樣的方式對於短線交易來說,是一種更穩健的做法。
舉例來說,以下畫面中加上的是五日均線,我們要掌握的是價格與K線相對於均線的位置。像這種情況,價格每次回落到五日均線附近都出現反彈,表示均線具備支撐力,行情偏強。當價格維持在五日均線之上,走勢就相對明朗。若只看五日均線,也能清楚掌握行情的節奏,上漲、回落、再上漲,方向就會變得非常清楚。
因此在操作交易時,我們要先確認分K的走勢位置,是位於五日均線之上還是之下。像這裡就是在均線之下,我們要先掌握這個基本判斷。了解這一點後,就能找出相對理想的進場點。當價格在五日均線下方時,整體偏空,就以尋找放空點為主;相反地,當價格在均線上方時,則偏多看,尋找適合做多的位置。
01-3. 利用三日均線掌握方向,找出更精準的進場點
接下來,我們再加上一條三日均線。三日均線在短線期貨交易中也非常實用,因為反應速度比五日均線快,行情經常拉回至三日均時就會有支撐。從圖中可以看到,價格多次回到三日均線附近後出現反彈,也進一步顯示這條線具有明顯的支撐力。
三日均線就像是一條無形的控盤線,主力常常會將價格控制在這個平均成本附近。當價格拉回至三日均線,往往成為不錯的逢低買點,行情隨後有機會再次上漲。
此外,價格與均線的距離會不斷拉開又靠近,當乖離過大時,價格往往會回到均線附近。近期行情也經常在均線上下震盪,由此可見三日均線與五日均線都是重要的參考依據,並且具備明顯的支撐壓力。當價格跌至支撐區又未繼續下跌時,便是值得留意的進場時機。
如果發現均線呈現空頭排列,也就是三日均線在五日均線之下,代表行情偏弱。這種情況下,行情往往會出現一段下跌。因此操作上應以反彈放空為主,順勢應對。
相反地,當三日均線在五日均線之上時,代表行情偏多,這叫做均線多頭排列。此時價格通常位於均線之上,趨勢較強。
若行情持續上漲,雖然可以追高,但若怕追高後遇到拉回,例如,三百點的修正,會讓人難以承受,那就應該等待拉回再進場。也就是說,要有耐心等待較好的進場點。
正如前面有提到的,好的進場點是存在的,但需要等待。可能一天只出現一次,甚至兩天才有一次,不會隨時都有。如果你想買在相對低檔,更應該等到行情拉回、均線未跌破時再考慮進場。
買點02:掌握短線交易的關鍵:均線指標與自動化交易
在短波段交易中,如何有效判斷市場走勢並迅速做出決策,是每個交易者追求的核心技能。而利用均線指標,特別是三日均線與五日均線的排列,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看出多空趨勢,並依此做出理性的操作。這樣的策略在面對波動劇烈的市場時,能夠提供穩健的指引。
然而,單純依賴均線指標還不足以讓交易者獲得穩定的獲利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WINSMART 提供了自動化的「指標單」功能,讓我們不必盯盤就能依照均線變化自動執行進出場條件,大幅提高操作效率並降低風險。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運用這些工具,掌握市場趨勢,實現更精準的短波段交易操作。
02-1. 掌握短線多空排列,找出最佳進場點!
在操作短波段行情時,建議可以同時參考三日均線與五日均線。當這兩條均線呈現空頭排列,也就是短均在長均之下,行情通常偏弱;相反地,若呈現多頭排列,短均在長均之上,行情就偏強。因此,這兩條短期均線不僅實用,也是觀察短線波段的重要控盤指標。
此外,當空頭排列轉為多頭排列時,通常會出現均線交叉,稱為黃金交叉。也就是說,多空的轉換點,往往發生在均線交叉之後。
舉例來說,當三日均線(橘色線)和五日均線(藍色線)交叉時,原本短均在下方,交叉後短均上升至上方,這就標誌著均線交叉的位置。此時,市場開始呈現多頭排列,行情偏向多頭。
再當我們將三日均線加到分K圖上,並觀察台指期圖時,可以看到這段時間價格處於多頭排列,意味著價格正在向上走。這表明市場的趨勢是偏多的,符合多頭行情的特徵。
再看到另外一段,圖中可以看到,這段時間是空頭排列,因為三日均線在五日均線之下,顯示市場處於弱勢。而後面的這段,三日均線在五日均線之上,則是多頭排列,市場呈現強勢向上走的狀態。這樣的觀察方式讓行情的趨勢變得非常明確。
如果想看得更清楚,可以使用「水母線」這個指標。它會根據兩條均線之間的乖離關係,幫助判斷是多頭排列還是空頭排列。
我這邊把水母線的參數設為短均3、長均5,專門觀察三日均和五日均的排列狀態。當走勢呈現多頭排列時,行情通常往上走,從圖中也可以清楚看到;相反地,出現空頭排列時,行情就往下跌,這一整段也是明顯的下跌趨勢。
水母線下方的柱狀體,正是多空排列的視覺呈現,這是我們 WINSMART 的特製指標。透過這個指標,可以更直觀判斷短線方向該往哪邊操作。
如果你是操作期貨或選擇權,一定要抓住短線的大方向。方向對了基本就有機會獲利。如果方向對了卻還是賠錢,那問題通常出在進場點不好,因此,進場點的選擇也很重要,與其追高,不如等待拉回再進場,會來得穩健許多。
我們這裡再舉一個例子,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,不要在高點追價,應該等拉回再買會更穩妥。雖然追高有時也會漲,但風險會比較高,建議部位減半來操作。拉回到像是三日均或五日均的位置再進場,買點會更漂亮。
像這裡也是,行情一衝上去你就追高,結果漲沒多久就開始往下掉。這時候你會猶豫要不要停損,一停損行情又上去了,這就是追高的風險,因為波動幅度大,動輒就是三、四百點,很多人很難承受這種震盪。所以做交易,選對進場點真的非常關鍵。
前陣子有個同學跟我說,他的停損設得比較小,大概設在40點左右。但如果你設定這種小停損,然後又去追價,其實很容易賠錢。因為你追高進場、停損只給40點的空間,很容易被掃掉,然後行情又反彈上去,變成賠了錢還沒賺到。
即使你買在相對低點,萬一沒出在高點,後面行情一拉回,40點的空間根本撐不住。如果行情從高點拉回三、四百點,這樣的小停損根本不夠用。
除非你把停損設得很大,設個三、四百點,這樣比較不容易被掃掉,但代價是風險非常高。除非你把部位縮小,不然根本很難承受這種波動。畢竟期貨的槓桿是很高的,風險的控管一定要做好。
所以照這個邏輯來看,如果你希望停損設得比較小,那進場的位置就很重要。應該等價格拉回到相對低點、接近支撐的位置再買進。像是三日均線、五日均線本身就是支撐,當價格跌到這些位置附近,出現紅K或有止跌的跡象時,就可以考慮進場。
這時候設的停損不需要太大,也比較不容易被掃掉。如果你太早追高進場,即使停損設得再大,都可能會被拉回掃掉。相反地,若等行情先跌個三百點再來找買點,後續再往下的空間就相對有限,風險也更可控。那既然短線震盪幅度這麼大,所以就應該等它跌完之後再找比較好的進場點。
像是這個位置就是比較好的進場點,停損小、風險小,獲利空間卻大。因為是順著均線的方向來做交易,所以後續行情有機會往上走。只要一開始就站對方向,後面自然比較容易賺到錢。
接下來,我們來看日K的層級。這一整段往上走,如果你順勢操作,就算做對方向;接下來行情往下,你繼續做對方向;後面又轉為上漲,還是做對方向。方向對了之後,下一個重點就是如何找比較好的進場點。
而比較好的進場點,就是當價格出現拉回的時候去切入。這邊我們看的是日K圖,所以要特別留意價格回到支撐區時的機會。
現在我們看到分K圖,短線波動非常劇烈,相較之下日K圖幾乎看不出什麼波動。這種短線上上下下的幅度很大,一般人很難承受。因此,應該等到行情相對拉回、來到低點時,再找進場點,這才是相對比較好的買點。
例如圖中畫圈的這個位置,行情重新拉回到相對低點,就是一個不錯的進場點。進場之後,價格也隨即出現拉抬向上的走勢。
總而言之,我們能夠利用三日均與五日均的多空排列,判斷短波段行情的方向,這有助於提高獲利的勝率。方向看對後,就可以著手操作:空頭排列時,價格接近均線就是反彈空的好時機。這類位置通常是很好的切入點。
若是當價格拉回接近均線的位置,且處於多頭排列時,就是相對不錯的買進點。前提是先確認三日均與五日均的排列方向,若為多頭排列則以拉回買進為主,若為空頭排列則以反彈放空為主,這是一套實用的交易策略。
不過,均線是持續變動的,價格並非固定,因此無法以固定的價格作為進場條件。要以價格接近均線作為依據,就需要搭配即時的均線位置判斷,才能找到適當的進場時機。
02-2. 使用WINSMART設定指標單:自動化設置進出場條件
首先,先來介紹WINSMART 開發出「指標單」的功能,能將各種技術指標轉化為進出場條件。只要是技術指標,例如均線,都可以設定成操作依據,這是我們的一大特色。
接下來,來示範在 WINSMART 上的操作,我們可以針對任何技術指標設定買進或賣出的條件,像是黃金交叉、MACD、RSI 或均線等,都能作為進出場依據。這些指標不只是參考,而是能實際下單的操作。
例如,你認為行情大漲 313 點後不想追高,想等拉回再買進,就可以盯著某條均線設定。因為均線會隨價格變動,我們可以透過 WINSMART 開啟指標單功能,設定以三日均為進場條件。
啟動後,系統會在三日均附近畫出參考線,並自動追蹤均線位置。當價格回落接近三日均,就會自動下單。整個過程不用盯盤,系統會持續調整進場點,幫你自動完成操作,就像設好陷阱等魚上鉤一樣,只需要耐心等待。
當設定好買進條件後,就可以掛單等待。如果成功買在相對低點,進場後就面臨停利的問題。我們之後再討論停利條件,但至少進場位置已經非常好,因為價格已經拉回一段,這樣停損的機率會更小。
停損也不需要設定太大,像是設定50到80點的停損就足夠了。如果價格回調後沒有觸及停損點,行情往上走,那就能獲利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交易機會,特別是拉回買進。
如果不想一直盯盤,可以利用指標單來設置進出場條件,當價格接近設定的技術指標時,自動觸發進場或出場條件。我們這次設置的是拉回買進條件,進場後只需要等待結果。這樣就不需要整天盯盤,操作更輕鬆。
買點03:利用WINSMART輕鬆實現穩定獲利
在這一章節中,我們將介紹如何利用WINSMART來進行短波段交易,透過均線反彈策略、分批停利及移動停利等技巧,有效捕捉市場的大波段波動。無需長時間盯盤,使用自動化條件單讓交易更精準高效。接下來,我們將為你展示如何設定這些條件,並實際操作中達到穩定獲利。
03-1. 掌握進出場時機:回調進場與均線策略
首先,在短波段交易中,成功的關鍵在於精確掌握進出場時機。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是不追高,而是等待價格回調後再進場。接下來,我們可以利用支撐壓力的位置,像是三日均線和五日均線,作為買進或放空的依據。這些均線不僅是良好的技術指標,還能有效地幫助我們確定市場的趨勢。然後,我們要設置合理的停損和停利,確保停損點適中,且停利大於停損,這樣就能夠有效提高獲利的機會。
03-2. 使用WINSMART設定停損與停利的交易策略
首先,我們先來示範如何在WINSMART上設定停損停利的條件,停損的設定可以參考 ATR 值來調整,例如近期的 4000ATR 平均是 435 點,那麼合理的小停損大約設在 20% 到 25%。以 20% 為例,停損點約為 87 點;若是 25%,則大約為 109 點。這樣的設定會比隨意抓數字來得合理。因為現在一根 K 棒就可能有三、四十點的波動,如果停損設太小,很容易被掃出場。簡單來說,波動大就設大一點,波動小可以跟著縮小。這是我用來調整停損的方式。
設定完停損後,接下來來設定停利的條件,第一種方式叫做移動停利,我會以「6 根 K 棒 + 100 點」作為參考,這是根據區間內 K 棒的高低點來調整停利位置。透過這種方式,可以根據行情波動動態拉高保護利潤,同時讓部位有機會繼續往有利方向延伸。
接下來會再設定一個滿足點停利,因為我們採用分批出場的方式,所以在兩口單以上的情況下,其中一口會先設固定停利點。例如,若停損是 80 點,我會將停利設在 125 點,讓停利略高於停損,增加到達目標的機會。這是配合拉回買進策略來設計的。停利點可以自行調整。我通常會設一個短的停利點,再搭配一個長的停利方式,長的則採用前面提到的區間 K 棒高低點來作為移動停利條件。
接下來,我示範一下實際操作的流程。假設我開啟一筆拉回買進的交易,當價格回跌到有支撐的 5 日均線位置,我就會進場買進兩口單。當行情往下回撤並觸及這個支撐點時,我立刻在下圖紅色圓圈進場,隨後系統會馬上掛上預設的停利單。從走勢圖來看,像這樣設一個 100 多點的停利目標其實不算遠,達成的機會是相當高的。
當行情往上衝,就觸及了我們設定的短線停利條件,這筆單在第二個紅色圓圈出場,短線獲利約 26,000 元。這就是先停利一半的概念。剩下的部位就採用移動停利的方式,依據六根 K 棒的高低點再加上 100 點作為新的停利條件。接下來我會模擬這段行情的結果,讓你看到分批停利的實際效果。這種策略的核心就是:在低點進場後,分批出場,隨著行情往上走,持續跟單,穩健獲利。
當價格最後拉回並觸及我們設定的移動停利線時,就在第三個圓圈位置觸發出場動作,完成整體的停利。
而我們看到下方畫面上有兩條均線,分別是三日均線及五日均線,兩條都可以設定為進場條件。我們的條件單功能目前支援同時啟用最多五個條件單,因此可以同時設定三日與五日均線作為進場依據。
你只需要打開條件單的設定,給予不同的條件號碼(例如一個設為1號、一個設為2號),記得號碼不能重複。這樣的設定下,只要任一條件被觸發(不論是三日或五日均線),就會進場一次,不會重複進場。你只需觀察價格回落到哪一條均線,就能自動判斷進場時機。這就是透過WINSMART條件單自動化交易的好處。
我們繼續看下圖,程式幫我在第一個紅色圓圈位置觸及三日均線後進場,隨後行情反彈,先獲利一百多點完成停利,也就是在第二個圓圈順利出場。
目前累計獲利已經達到十萬元。如果接下來行情走出一個大波段,那我們就有機會吃到整段波動,進一步擴大整體獲利。這就是透過分批停利與移動停利,來有效掌握行情的策略。
03-3. 使用WINSMART示範均線反彈空策略
接下來,我們來示範做空操作。當行情下跌時,若不想追空,可以等價格反彈至均線再進場放空。這時可啟動「均線反彈空」的條件單,設定三日均線與五日均線,看價格反彈到哪一條,就依據條件進場。
當價格觸及三日均線後,就在下方紅色圓圈觸發進場條件,並立即設定停損點在均線上方,同時設好預期的停利位置。這邊一樣採用分批停利的策略,也就是當行情朝預期方向發展時,先獲利一部分出場,剩餘部位再持續跟單,讓獲利有機會進一步放大。
當行情往下貫穿後,我先獲利 2 萬多並在第二個圓圈出場,這次獲利 130 點。接下來,使用移動停利的方式繼續跟單。我設置移動停利條件,以 6 根 K 棒的高低點作為停利依據,隨著行情波動進行調整。當行情反彈並達到停利條件時,我會進行停利出場。這樣的方式適用於判斷大方向向下時的反彈空策略,並且可以持續跟隨行情波動。
接續上方行情,當價格達到我們設定的停利條件時,我就在下圖標示3的位置進行停利出場,總共獲利13萬元,而這筆交易就結束了。
這些操作就是透過均線來判斷市場的大方向,進而選擇合適的進出場時機。使用 WINSMART ,你可以設定指標條件來自動進場,並且設置預設停損與停利,這樣可以減少盯盤的時間,讓交易更有效率。利用三日均線和五日均線來判斷市場的多頭或空頭排列,根據行情的走勢進行反彈空或拉回買進。透過這種方式,可以更輕鬆捕捉到大波段的行情,獲取穩定的獲利。
只要掌握這些原則,相信對你的交易將大有幫助!此外,投資人還可以透過WINSMART這個實用工具,同時進行股票和期貨交易,運用相同的方法在不同市場中操作。WINSMART甚至支援多家券商下單,讓交易更加便捷與靈活。
最重要的是,整個交易過程可以完全自動化。只需設定好交易條件,系統便會代為執行,即使一天不看盤也沒問題。我希望以更輕鬆的方式進行交易,無論是透過技術指標快速判斷行情強弱,還是使用程式化交易自動執行停損停利,這些工具都能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參與市場。
如果你對我們的交易策略與技術指標感興趣,並想了解更多關於WINSMART的資訊,可以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「選擇權搖錢樹」,並參加每月一次的線上講座。如果錯過報名時間,亦可點選下方網址報名當月的最新場次!
👉立即報名 >> WINSMART線上分享會
那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結束囉,如果想要內容簡報可以加入我們的LINE:@optree,並輸出關鍵字「241023」就可以得到囉!希望今天的教學對你有幫助!